2023-12-22 06:32:05 | 大学招生网
新高考艺术生政策有:逐步提高艺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有些考试取消等。
1、逐步提高艺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
高考文化课是所有艺考考生必考的内容。意见明确提出了提高文化成绩要求。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文化成绩的提高也在提醒加入艺考大军的考生们,专业能力和文化成绩同等重要。
2、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
在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中,对于极少数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特别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
破格取也并非易事,还需要经过层层把关。高校会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并提前在招生章程中公布,符合条件的艺考生可以在高校官网获取相关报考信息。
3、有些考试取消。
2024年起,对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的专业,将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对于音乐、舞蹈、表演、美术、设计等其他对考生专业能力有较高要求艺术类专业,继续组织专业考试,包括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
新高考艺术生的概述:
1、考试科目与内容。
艺术生的考试科目包括专业科目和公共基础科目。专业科目通常涵盖学生所申请的艺术专业内容,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考察学生的艺术理论、技能和创作能力。公共基础科目与普通高中生一致,包括语文、数学等。
2、考试形式和评价方法。
艺术生考试形式相对灵活多样,主要包括笔试、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查等。除了传统的客观题和主观题,还重视学生的实际表演、创作等能力,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潜力。 大学招生网
3、综合评价录取方式。
新高考艺术生政策推崇综合评价录取方式,不仅仅依据考试成绩,还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竞赛成绩、艺术实践表现、个人陈述和面试等。录取过程中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更加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才艺。
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
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
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3、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考试时间体育与健康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
4、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
5、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全市不单独组织补考。
新高考的好处:
1、降低资源不平均
普通高中学校的师资条件是很难与重点中学相比,所以通过赋分制,校际间的资源不均衡会导致学生在赋分上的刚性不公平。“3+1+2”模式将物理和历史这两门科目取消赋分制,就可大幅度降低这种资源不均衡带来的不公平。
2、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性
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性,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有效的彰显,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即除了语数外三科之外,物理和历史两科中2选1,在剩余的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两门参加高考。
3、更加合理安排课程
在走班人数巨大的情况下,这将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师安排、教室安排带来极大困难。组合少的“3+1+2”,不走班学生人数降低,将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师和教室。
4、更加利于人才培养
“3+3”赋分制下,非重点中学的物理科目可能缺少竞争优势。从浙江上海实践的情况来看,物理选科总人数比例并不高。所以将物理取消赋分制,将排位赛变为实际分数,这有利于物理学科人才的培养。
大学招生网(https://www.daxuela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艺考2024新政策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江苏艺考2024新政策如下:
一、2024艺考政策变化
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招。逐步提升文化课成绩,提高艺术生高考录取最低投档分。扩大省级统考范围,提升每个省的统考质量,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艺术专业分三类录取: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不进行艺术专业考试,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
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的艺术类专业,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二、艺考改革政策内容
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如2022年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理论类专业已经无艺考要求,纯文化生就可以报考。鼓励校考院校提高文化要求,但校考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对极少数统考或校考专业十分拔尖的学生可破格录取。
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2024年起,承认统考成绩的院校,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2024年以后,艺术类校考依然允许存在,只是需要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积极采用线上考试、统考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以上就是江苏艺考2024新政策是什么?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大学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招生网:www.daxuelai.com2018年艺考有什么新政策2018艺考生高考政策解读(艺考生不能不知道的规定)1、艺考改革新方案:联考成绩逐渐取代校考成绩艺术类专业从“校考”变成“统考”,从而使得统考地位的提升,校考院校减少。取消校考就意味着艺考生们将会有更多时间去复习文化课。(统考: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校考:招生院校组织的专业考试。)2、艺术类专业统考范围增多2017年在大的
2024取消艺考生高考政策教育部发布的一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提出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在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这也就意外着此类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艺术团一样在2
江苏省今年的高考人数2023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为44.5万,2022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为40.6万,2021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为35.9万。6月4日下午,江苏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有关工作会议,宣布从即日起,全面进入护航高考模式,紧盯影响高考安全的各类风险隐患,精心谋划、精密组织、精细落实,全力护航莘莘学子的逐梦之路。据了解,江苏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44.5万人,全省设26
2024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样的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已经公布,供2024届考生参考,2023届考生仍参考以往公布的专业选科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最新消息为准。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址:省教育厅关于发布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
2022年高考加油文案简短幽默高考无疑是紧张的,但也要适当放松自己,调整好心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石。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高考加油文案简短幽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2022年高考加油文案简短幽默【一】1.莘莘学子,十年寒窗。百日短暂,绝不彷徨。如火六月,决战沙场。争分夺秒,誓创辉煌!2.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3.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
2025年高考改革新政策是什么2025高考新政策如下:2025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据介绍,“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
天津高考分数线2023年公布天津高考分数线2023年公布如下:2023年天津今年一本线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72分。2023年天津今年一本线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72分。对应的位次是44437。天津市是新高考,而且是3+3,所以只有一个综合本科批次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563分,对应的位次是21148名。2023天津高考分数680分及以上人数为759人,位次759。2
2024-02-20 09:45:57
2024-01-08 15:49:07
2023-11-19 00:22:54
2024-01-04 14:22:10
2024-10-18 11:11:48
2023-12-26 05: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