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十年寒窗抵不过一纸国籍,清华招生外籍学生免试,专家却说很公平,为什么?

2025-03-14 16:46:50 | 大学招生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十年寒窗抵不过一纸国籍,清华招生外籍学生免试,专家却说很公平,为什么?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十年寒窗抵不过一纸国籍,清华招生外籍学生免试,专家却说很公平,为什么?

保送生李子赫:从兴趣玩出未来 将爱心变成行动

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超过12点睡觉的李子赫笑言自己保送清华后的生活和普通的高三学生并没有太大分别。虽然从1月份开始就已经不再去学校上课了,但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利用这些时间投身到更为广阔而忙碌的科研、学习和生活中去:继续参与科研项目,参加“昆山杯”第13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并进入决赛,参与创建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协会……他也坦言,这半年的时间让他成长颇多,是一种将这些年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真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成长过程。

从兴趣玩出未来

已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录取为2011级新生的李子赫其实并非家长、老师眼中传统意义上“爱学习的好学生”。从初中开始,他便迷恋上了玩模型。初中三年,他几乎将所有的模型都玩遍了,还参加了各种船模、建模、航模比赛,频频获奖。但毕竟这一兴趣爱好占用了他太多的时间,他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让父母对他“不务正业”的行为颇有微词。正因如此,中考后,他的成绩并没有达到人大附中的分数线。幸而人大附中对于他这种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学生较为看重,才破格将他录取。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自己的兴趣,反而开始接触更具有挑战性的机器人。不久,他就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锦标赛中取得了金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接着去美国参加了VEX机器人国际锦标赛,获得了第四名。

这些奖项的获得并非偶然,除了兴趣之外,他出色的动手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稳重的行事作风都是促成他在科技发明方面取得骄人成绩的源泉。高一寒假期间,人大附中少科院组织了一个全校的抗震结构设计大赛。李子赫以组织者和参赛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其中。繁忙的会务使得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制作模型。他只好利用晚上时间,连续一个多星期都在学校的制作室里,一直做到凌晨3点钟(家长只能开车在校门外等候)。最后,李子赫同学以突出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工艺获得抗震结构设计大赛的一等奖。同年,他也因为科技方面出色的成绩被选为少科院副院长,并被推选为少科院“小院士”。

他坦言,自己参加科研活动和比赛的初衷都只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所在,不作他想。在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之后他才获知自己能够被保送,当下他便选择了清华大学。他说,人大附中的广阔平台让他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因此他希望自己在大学阶段也能够拥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而清华正是的选择。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也是全国学府,有着一流的师资和学术资源,在科研方面尤为突出,更加坚定了他的选择。

将爱心变成行动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也是李子赫身上不可多得的优良品质,他并未将爱心停留在口头的表达,而是利用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热心公益,并付诸于实践。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李子赫非常关心震区的救援情况。他发现,由于道路受阻,地形复杂导致大批伤员运不出来,大批物资运不进去,因为救灾直升机无法在山坡和废墟上找到平坦的着陆地点而延误了救援时机,让所有人无不心急如焚。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提出了能否发明一种可以在坡地和废墟等非水平地面降落的直升机这一大胆设想。他的这个设想提出后,得到人大附的科技老师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有关专家,经过反复实验并利用了大量的时间,在指导教师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最终完成了这个研究项目。整个项目从创意、立项,到最终形成作品,除了指导教师和有关专家的必要指导外,均由李子赫独立完成。他不仅是在用科学做技术,更是在用心做技术。

在学校里,他作为生命之源社团的副社长,与其他几位同学号召大家珍惜宝贵的水资源,并组织同学们参加3M水阀义卖,走出校门拉赞助,将所得善款捐给了西部“母亲水窖”工程。

让梦想守在最初

科研之余,李子赫也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喜欢上网,也会玩游戏,和同学相处融洽,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虽然有半年的时间未去上课,他和同学之间依然保持密切的联系。他很兴奋地告诉笔者,他十分期待高考(微博)之后和同学约定的聚会活动。不仅如此,他还在积极备战12号将要在后海拉开帷幕的国际龙舟大赛,作为队长的他曾经带领人大附中龙舟队的同学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虽然龙舟队每周只有两次训练,但他依然对自己的队伍充满信心。

在谈到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期待时,他说,他也曾与一些学长探讨过大学生活,他不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在玩乐中度过,既然进入了国内秀的大学深造,就希望能够在大学生活中继续自己的科研梦想,“努力掌握更多真才实学”,争取早日成为“建设国家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当问及对学弟学妹的寄语时,李子赫沉思片刻道:“很多人进入高中便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为好好学习,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因此丧失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或者说理想。我觉得这样挺悲哀的,希望学弟学妹能够在正常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要扔掉自己的梦想。”

李子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践行了对梦想最初的那份坚持!相信在清华园这一广阔的舞台上,他定能最终实现他的科技梦!(学生记者:朱艳婷)

☆顶言顶语(竺豪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

李子赫对科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有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他是个品格坚毅的孩子,不怕吃苦,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另外,李子赫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乐于参加社会活动,他参加了人大附中志愿团,是学校龙舟队队长,成功组织了两次由少科院举办的创新比赛,表现出了很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十年寒窗抵不过一纸国籍,清华招生外籍学生免试,专家却说很公平,为什么?

十年寒窗抵不过一纸国籍,清华招生外籍学生免试,专家却说很公平,为什么?

引言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元朝末年高明在他的《琵琶记》中的一句话。意思就是10年的努力默默无为,一朝成名之后名满天下。每一年的高考,无不都与这一句话相似,无数的学子十年磨剑,就是为了那么一朝成名。

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很久,填报一本一批志愿的时间也在7月28号就开始。每一年的这个时候,清华北大等格外地受到关注。清华的《2020年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公布后,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中,讨论的焦点还是“免笔试”进清华的问题,有人认为这么做有失公平,因为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只要有外籍的本本”就可以免笔试进入清华,而国内的学子则需要超过10年以上的时间去准备高考。

对此,专家确认为很公平,清华官方也出来表明态度。那他们的理由又是什么?

一、免笔试,申请通过即录取

从清华公布的招生简章中可以看到,拥有非中国国籍的国际学生中,只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后,就可以提出申请入学。其中,有4个基本条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第一个是国籍的要求。申请者须拥有外国国籍四年以上,在海外居住时间超过两年以上。如此看来,有一本海外的护照就有了申请进入清华大学的资格。

第二个是HSK汉语水平测试。直白地说,这是我国的国际语言水平考试,与雅思托福等的英语国际考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的要求是,汉语的水平达到五级(含)及以上、每一个科目获得60分(含)及以上就可以。

HSK汉语的五级是什么样的水平?难度和雅思的7.0分可以比吗?

这个水平真的不高,只要初步地掌握汉语的交流语就行了,即会汉语的日常对话就行。因此,可以将之与大学英语的四级考试相比较。

第三个要求是学生的成绩要优异,并且要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和拥有与中国高中相当的毕业学历。进入清华的道路是顺利的,不过清华招的是可培养的人才,而非混学位证书的一些人,所以对于成绩还是有要求的。

第三个是必须要年满18周岁,且要提供《在华监护人公证书》。申请进入清华的年龄被限制为十八周岁,即只要成年了之后就有申请的资格了。

第四个是提供高中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国际通行考试的成绩和他一切证明材料。口说无凭,资格的审核需要的是可以参考的材料,入学申请的资格不是招聘简历的编辑,不能胡编乱造。

具备了这些资历之后,只要在清华大学的官网上进行网上申请即可。资格认证通过之后,就可以进入面试的环节,对于特别优异者,面试环节也可以免去。

看到了这些特别低的要求之后,国内的学子开始感到不满。因为他们用超过十年以上的时间去准备高考,也未必被清华金榜题名。就算是他们能够考出非常高的分数,也需要与同行者竞争。高考生进清华有多难?

二、十年磨一剑,国内考生未必上清华

想要考入清华,高考并不是唯一的道路,但却是最难走的一条道路。

以2018年为例,清华招录的新生共有3726人,其中国际学生301人(免笔试申请),剩下的是3425个名额。

而这些剩下的名额中,并不全都是留给单纯参与高考者。其中包含有保送生、艺体生等。

除去这些名目各异的录取,清华剩下的新生录取名额也还不到30%,即约有1000多人。这些名额是纯粹通过高考得以被录取的,2018年总的高考考生达到了940万,如果每一个人都奔着清华而去,那这个比例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些纯属通过考试进入清华的名额中,也还存在着两种竞争。第1种是省外招生和省内招生的竞争,第二次各个地区之间自身的竞争。所以,进入清华的概率是万分之一或更高。

彩票可以天天买,直到去世为止,但高考怎会是天天都有呢?由于有这一难度,所以免笔试申请入学出来以后,才备受争议。

不过,专家却认为这么做很公平,清华官方也出来表明了立场。

三、专家表示公平,清华也出面解释

数百万的高考生挤破脑袋都想要进入清华大学,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就是因为蛋糕才只有那么一个,而想要吃的人太多,所以竞争才如此激烈,清华的一些政策才受到如此的关注。

清华的免笔试申请入学其实早在2017年就有了,我国的许多大学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去招录国际的学生,比如厦门大学、中国人大、中国传媒大学等。

然而,面对着质疑,专家又如何解释这种免笔试申请入学的录取方式呢?

熊丙奇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他对于这一备受争议的话题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申请门槛不等于、也不代表录取门槛”

这句话的含义很简单,就是对录取者的录取资格降低,但是录取的要求还是有的,只有满足了录取要求,才有被录取的可能。

用另外一句话去解释,就是招生方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招生门槛的降低。

清华的官方也对此作出了表态,他们认为:“免试后,竞争更加激烈,门槛也不可能降低”。

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清华更好发展的目的。就目前清华的情况来看,它在全世界的排名是第二十四,已经位列全世界的前500名。 大学招生网

然而,与哈佛、麻省理工和剑桥大学等相比,能招到的国际学生少的可怜。目前在清华就读的国际学生也只有1万多人,而国内的学生是他们的10多倍。

作为世界级的名校,招生必须突出特点,而且要实用。清华的官方就认为,“申请-审核”的招生方式比考试招生方式更为先进,而且也适用于国际生的招录。

国际学生的情况与国内学生是不同的,如果要求国际学生以同等的水平去考取清华大学,那么能考上的又有几人?

此外,清华大学官方澄清了一件事,增加国际学生的录取,降低他们录取的门槛并不影响到国内招生的名额,两者招生的比例是不在同一个概念之内的。由此来看,国内学生担心国际学生抢饭碗就是一种多余的想法。

综上所述,专家才认为这种招生方式比较科学的。

总结

人生只有一次,而人的道路却有千万条。有的人认为,能上大学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能上清华北大更是了不起。其实不然,上大学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因为上大学之后,大学就成为了人生的一个拐点,而不是改变人生的决定性因素。人生是人自己走出来的,不是道路框出来的。未来的人生怎么样,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免试招生出来以后,国内还有很多家长动歪脑筋,即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子女获取国外的国籍,从而拥有进入清华大学的资格。其实这么做是非常没必要的,也许进入清华大学容易,但是获取中国国籍却没那么简单。

脚有多大,就穿多大的鞋。没有上清华的实力,上来之后又能做什么?总之,这一政策是清华为了自身发展和提高影响力而作出的,对很多学生也提供了便利,但不是进入清华的一个窍门。

参考资料

《2020年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青海师大附中每年有高考报送名额吗

大学招生网(https://www.daxuela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青海师大附中每年有高考报送名额吗的相关内容。

1、2015年全国23个省份均有保送生输出,共计2811人。

其中,保送生输送量最大的依旧为高考大省广东,而青海、内蒙古等8省份则无人上榜。

2、在保送生拟录取名单中,内蒙古、甘肃、宁夏等8省份没有一个保送名额,其余23省份都多少有保送生输出。相较于去年的2813人,今年仅减少2人,共计2811人。

具体来讲,输送人数最多的省份依然是广东,广东以289个保送名额稳居输出地榜首。此外,超过200人的省份还有河南、山东、吉林、江苏,这5个高考大省保送生名额共计1191人,超过了总数四成。而与去年比,海南终于走出0人尴尬,有一名学生被保送。

北京高考人数相对较少,但保送生比例却处在全国前列。同时,北京仅有14名保送生,全部被保送至北大和清华两所高校。其中,人大附中贡献5人为最多,另有其分校1人。十一学校、清华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分别有4人、3人、1人拟被录取。

以上就是大学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大学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招生网:www.daxuela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十年寒窗抵不过一纸国籍,清华招生外籍学生免试,专家却说很公平,为什么?”相关推荐
在福建厦门大学为什么最低分可以到本一线或者说和平均分差很多?
在福建厦门大学为什么最低分可以到本一线或者说和平均分差很多?

在福建厦门大学为什么最低分可以到本一线或者说和平均分差很多?可能就是有的专业会冷门一些,在报考的时候会出现该专业招不满的情况,这时候,可能分数的要求就会放得比较低,不过一般厦大的提档线是比较高的,但如果一个专业实在是招不满,就会在线下20分内招生,以完成招生计划。不过这种情况较少,而且都是挑剩的专业,通常都不太好,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好像有的时候本一的专业会有本二的人去读一样,都

2024-06-24 01:18:50
国家级一流专业很厉害吗
国家级一流专业很厉害吗

国家级一流专业很厉害吗是的,国家级一流专业都很厉害而且含金量很高,该计划每年入选的一流本科专业名额十分有限,能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序列的都是各个高等院校当中最顶尖的专业和办学优势最明显的专业。无论是从数量上来看,还是从专业建设质量上看,都是代表着我国各个专业建设的最高水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指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一流专业。这个建设计划是

2024-06-28 21:02:40
什么是高考户籍限制
什么是高考户籍限制

什么是高考户籍限制高考户籍限制就是按照分区定额与原籍应试原则,考生通常情况下都必须在原籍地、以本身所属户籍类别参加高考考试。自1952年高考制度建立60多年来,高考制度与户籍始终处于一种紧密捆绑的状态,“高考户籍制”成为了中国高考最为显著的制度属性之一。20世纪90年代之前,“高考户籍制”在总体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的挑战。但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推进,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

2025-02-07 00:13:56
清华大学会计专业为什么停招
清华大学会计专业为什么停招

清华大学会计专业为什么停招您好!清华大学会计专业为什么停招的原因并没有官方说明,但是从新增的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新增的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是什么?来看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余潇潇的原话: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已经非常显见地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招生项目的设立,更好地加速计算机与金融之间的交叉融合,在存贷款与融资、

2024-06-14 23:41:03
邯郸艺术学校是什么学籍
邯郸艺术学校是什么学籍

邯郸大剧院:为艺术慷慨奉献的文化殿堂邯郸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邯郸市的文化事业也逐渐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在大型文化场馆建设方面,邯郸市的规模和水平越来越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邯郸大剧院。一、建筑设计与风格邯郸大剧院自2009年开工建设,2014年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总投资

2024-12-03 17:01:26
为什么新华书店说《解题王》是一本不知道该往哪里摆放的教辅书??
为什么新华书店说《解题王》是一本不知道该往哪里摆放的教辅书??

2024年高考新政策????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如果今年没有考好,是否建议复读,以下是我的回答:1.考虑自身情况。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还不错,而且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那么即使今年没有考好,也不一定需要复读。但是,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建议评估自身情况,看是否有必要复读。2.了解新高考政策。对于将要实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区,建议考生和家

2024-01-05 08:55:49
免试生是什么意思
免试生是什么意思

免试生是什么意思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免试生通常指的是保送生,这些学生是由特定的中等学校推荐,经过相关普通高校的选拔和考察后,直接录取入学,无需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保送生的推荐过程非常严格,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业成绩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推荐。这些学生在被推荐时就已经确定了录取资格,但是为了确保公平性和透明度,学校需要在正式录取前对推荐的免试生进行资格复审。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免试

2025-03-06 03:07:13
清华大学为什么要取消新闻学专业?
清华大学为什么要取消新闻学专业?

清华大学为什么要取消新闻学专业?清华大学取消新闻学的原因如下:清华大学这样做只是出于学校内部院系调整的需要,可以更加专业的培养学生,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其实早在之前,清华大学就进行了一项改革,本科生在一年级选择的文科全部分到了人文社科大科,并不分专业,可以选修各院系的不同学科,寻找自己的兴趣方向。如果收本科生的话,他们也只能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进行两年的学习,这是很不够的,还不

2024-06-26 02:40:41